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紫外线灯照射孩子事件反思


新华网杭州5月26日电(记者 余靖静)工作15年,数次被评为“优秀教师”,有家长点名要把孩子送到她所带的班级,自己的孩子也正就读幼儿园--就是这样一位老师,“失控”做出用紫外线照射灯来吓唬孩子的举动。而这样的举动还不止一次。

    近日,杭州市一名幼儿园老师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听话孩子一事引发轩然大波。针对家长担心的紫外线影响孩子身体一事,余杭区教育局、区疾病控制中心正在联系权威医疗机构,对班上所有孩子进行专项体检。

    优秀幼儿园 突现“变形”教育法

    位于余杭区的临平第二幼儿园,是余杭区教育局直属幼儿园,也是当地最好的幼儿园之一,尤以幼儿美术教育见长。走进园中,墙上贴着孩子们的画作,走廊里、窗台上则放着陶艺、绳结等作品,气氛很温馨。

    “大家都想把孩子送到这里来。”一位家长告诉记者。然而,5月中旬后,家长们却开始向教育部门和媒体反映,园中居然有老师用紫外线照射灯来“吓唬”孩子。

    据余杭区教育局调查通报,5月16日,临平第二幼儿园某大班教师戴国香发现班内有12个孩子没漱口和喝水,就采用开紫外线灯的形式吓唬惩戒孩子。事发后,戴国香受到幼儿园和家长的严厉批评,她登门道歉,希望得到家长原谅。

    戴老师所带班级有42个孩子。5月22日晚,临平二幼召开家长会,就事情经过向家长通报,并诚恳道歉。道歉后,家长们就是否让戴国香继续带班进行投票,除了10个孩子的家长没到场外,14个孩子的家长“同意”老师继续带班,16个孩子的家长表示“不同意”,两个孩子的家长“弃权”。

    一位家长说,“就算如老师所说,只想吓吓孩子,紫外线照射灯只开了一秒钟,可能不会给孩子身体造成实际伤害,但是,用施加心理压力的方式来教育孩子,也是非常不应该的。”

    当事老师:为何要“吓唬”孩子

    事发后,戴国香已被暂停工作,该幼儿园园长受到严肃处理。教育局还在进一步调查核实相关细节,以便对老师和幼儿园作出进一步处理。

    记者在园内看到,教室和午睡房一般都安有几管紫外线灯,以便杀灭细菌、消毒被褥。开灯消毒时会锁住门,并挂上警告牌。戴国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承认,自己知道紫外线照射的危害,平常也一直提醒孩子,开灯时不要进去,否则头发会掉、对眼睛也不好。“孩子知道怕的,从来没人会自己闯进去。”

    而正是孩子的“恐惧”,使她在多次教育孩子而被“无视”的时候,想到用这种手段来“吓唬”他们,“班上有42个孩子,由我和另一位老师、一个保育员一起负责,我和孩子平时打打闹闹、感情很好,但孩子毕竟还小,要教他们养成好的生活习惯,这么多人,难度比较大。”

    2011年一次午睡时,有孩子不想睡。“我想让他们不要影响别的孩子,就想吓唬他们一下,走到紫外线照射灯开关那里,开了一下,马上关掉,孩子马上就乖了。”

    2012年5月16日,在检查孩子漱口和喝水情况时,戴国香发现班内有12个孩子没有完成。“从小班开始就教孩子要养成习惯,但到大班时还是完成得不好。”她想到去年用紫外线照射灯“立竿见影”的效果,“我想吓唬他们,就说,‘你们不听话,是因为脑子里有小虫虫,用紫外线照一下,虫子没有了,你们就乖了’。我跑去开了一下紫外线照射灯,马上又关了。”

    这一次,一个平时胆小的女孩子当场吓哭,戴国香突然意识到这样做错了。她说,“我绝对不会故意伤害孩子,但没有充分考虑到这样做的不良后果,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压力。”

    亟须反思:工作压力和教师构成

    “此事给我的最大教训是,对孩子一定要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不能用惩罚或撒谎的方式,哪怕是出于善意的。”戴国香悔之不迭。近年来,幼儿园老师采用体罚等不当方式教育孩子多有曝光。教育界人士认为,类似事件频发,除了教学理念堪忧外,还应反思目前幼儿园教师的工作压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幼儿园老师说,小朋友进入幼儿园前接受的教育基本是零,生活、礼仪、纪律要靠老师手把手教。老师还要经常进行教学基本功训练和接受各种考核,承受着沉重的体力和精神负担,当达到极限要宣泄时,接受的对象往往是毫无反抗能力的小孩。

    一位母亲对记者说,“我能体会老师每天要应付那么多孩子的疲惫,也能理解老师有时会烦躁。幼儿园里的规矩有时太死,比如必须几点上洗手间,何时睡午觉,以及漱口、喝水。如果没有那么多无视每个孩子个体习惯的规矩,我想这个老师也不会急躁到用这样的惩罚方式。”

    还有观点提出,应该反思中国目前幼儿园教师队伍的“进口”。杭州市教育局一位负责人说,婴幼儿期是一生接受教育的关键时期,相应的,自然应选拔最优秀的教师从事学前教育。然而国内当前幼教阶段中,以大部分老师的学历、能力等都难称优秀。如果根子上的用人制度不变,难保类似事件不会再次发生。(新闻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2-05-27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