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史海钩沉
  

家国情怀,中国人的“生命线”

家国情怀,是贯穿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条主脉,几千年绵延不断,影响到从政治结构到民间心理的方方面面。《礼记·大学》中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建构出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独特精神谱系。

---------------

  家国情怀四个字背后,深蕴着与历史演变、传统文化底色、中国人生命价值等要素的内在联系。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如何形成的?如何在历史长河中体现深刻影响?在当下的正确存在方式以及实践意义又是什么?

  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看来,家国情怀源于中国人的生命观,“中国传统的生命观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小家到大家,从小家庭到大家族,从大家族到家乡,再从家乡到国家,都是一个整体。”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每个生命相互内在关联

  记者:家国情怀一直是中国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一条线索,几千年绵延不断,请您谈谈家国情怀的历史状况和它的当代价值。

  楼宇烈:家国情怀源于中国人对生命的一种认识。在中国人的认识里,生命是相互关联的,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群体。不仅人与人之间关联,人与其他生命也是有关联的,比如植物、动物,都是天地所生。如果天地是父母,那我们都是同胞。《尚书》里就有“惟天地万物之父母”的说法。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民就是人民,人民都是我的父母同胞,物跟我都是同类——这是中国人的生命观。中国人对每个生命的关联都非常重视,而关联最紧密的就是家人。

  家中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所以就有中华血缘的理念。在西方文化中,生命都是独立的个体,而中国文化中,生命相互关联,特别是跟你最亲近的父母,都离不开血缘的关系。同时,乡,也是家乡,一个乡也是一个家。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小家,也关心家乡。

  记者:故土、乡土观念就这样产生,从家国当中又生发开来了。

  楼宇烈:认祖归宗嘛。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取得了很大成就,其中有一个因素是不能忽视的,就是侨胞。侨胞有家乡的概念、家国的情怀。

  中国人的生命观是,我的子女是我的生命延续,我死了有我子女在,香火不绝。我会希望我的子孙后代兴旺发达,中国人一定要支持自己的后代,家乡就是这样来的。一个乡,一个生命的延续。

  最小的,祖孙三代组成一个小家;祖父有兄弟姐妹,他们还有兄弟姐妹,这叫五族;然后整个“楼”姓,家族就大了;在“楼”姓所在的地方,其他的亲戚朋友就更多了;就这么一点点扩大,所以整个国也是一个大家,最大的家。

  中国人的生命观,不是一个个体的生命观,是一个群体的生命观,是一个延续的生命观。所以,很多地方的发展离不开侨胞的支持,就是这样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记者:所以说,中华血缘关系对家国情怀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

  楼宇烈:中华血缘关系其实体现为一种自然的生命观。东汉哲学家王充讲“天地合气,万物自生,犹夫妇合气,子自生矣”。中国人崇拜的是一种自然的生命观,生命之间有内在联系,不像那种(西方的)生命观,上帝造一个你、造一个我,我们只能发生外在关系,不可能发生内在关系。

  夫妇生子女,夫妇有关系,跟子女也有内在关系,血脉相承。我常常讲,DNA这个科学发明,在西方主要用来侦查案件,在中国很多用在亲子鉴定,亲子鉴定以后他就心安了——这确确实实是我的血脉。

  但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只看到自己的血——这一家的血脉,没有看到这个血脉其实是普遍的。在过去,你如果没有子女,第一考虑的是兄弟姐妹的子女可以过继给你,然后再远一点再远一点,这样一层层出去。

  在孟子看来,“亲亲”是最基本的,然后是仁民-爱民-爱物。中华血缘制度使我们考虑到,所谓一姓的天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这里其实也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最私”的关系中有最“无私”的精神——父母子女是最私密的关系,但父母对子女是最无私的奉献。为什么古代要把君主跟百姓比成父子?就是要父母把子女的这种无私爱,变为所谓君主对老百姓的爱,官和民也是这样。

“敬诚继世长”,有担当的身教从家庭开始

  记者:中国老百姓是如何传承家国情怀的优秀传统的?

  楼宇烈:过去有一个重要的教化手段,“高台教化”,是老百姓接触的最重要的教育。老百姓一看戏、一听说书,就知道这是好人这是坏人。除了“高台教化”,还有我们家里父母的身传。

  记者:家风,家教。

  楼宇烈:家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身教。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社会的教育,都有身教和言教两个方面,但最根本的是身教。因为人们看的是你怎么做——子女看父母怎么做、学生看老师怎么做、社会看名人怎么做。身教远远重于言教。

  古代对一般老百姓来说,读不读书没有关系,懂得最基本的做人道理就足够了。我常看到一副对联“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也可以改两个字,“诗书”改成“敬诚”,“敬诚继世长”。

  诚和敬这两个字是朱熹提出来的。朱熹说“为人行事,诚敬二字”。诚,首先是诚实,然后是诚信;敬,就是敬畏心、恭敬心,对人有恭敬心,对自己的事业也有恭敬心,还要敬畏,不能够胡来,要对得起良心。因为我们的祖先看着我们呢,我们不能给祖先丢脸,更不能给子女丢脸。

  记者:所以回到了根本,由自己推到家,从家推到人,一下就把家和国连通了。

  楼宇烈:这是相互影响的,尤其是互联网时代,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学校和家庭,我们必须看到这一点。

  记者:过去对孩子的教育主要通过什么方式呢?

  楼宇烈:最初就是从日常行为去教育。过去小学教育,首先从洒扫应对进退再入座。所以我现在都提醒大家,首先要培养孩子的自理精神,自己来管理自己,自己处理自己的事情。他会叠被,就让他自己叠被,会穿衣服,就让他自己穿衣服,家长不要去管他,但现在父母把一切都包办代替了。一个没有自理能力的人,一定没有自信心,因为有自理能力的人才知道,我自己的事情我可以自己管。现在的教育,包括父母的溺爱,把孩子的自信心全给打掉了,这是很可怕、也是很可悲的一件事情。

  记者:家国情怀这种传统文化的东西,是不是要从比较好着手的地方传承,比如从家庭开始?

  楼宇烈:我常常讲,一个最典型的家庭是三代同居,有榜样可寻。一个人看父母怎么对他们的父母,他就知道了将来应该怎么对待父母;他感觉到父母怎么对待自己,他也就会怎样对待子女。

  现在很多人认为儿童应该由社会来管,老人也应该由社会来管。我说,中国的传统,应该是有父母在,不应该让子女成为留守儿童;有子女在,就不应该让父母成为空巢老人。生而不养,养而不教,那还叫父母吗?《三字经》里“养不教,父之过”嘛。

  记者:以前靠家教、家风能主宰,但现在恐怕要靠社会?

  楼宇烈:现在主要靠社会。如果社会风气不好,要改变家庭很难。

  我曾经给一个幼儿园的老师们推荐三篇文章,让他们去学。第一篇是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讲种树要顺应树自然生长的规律,不要太过关怀它,那样实则害之,要多让它有自由生长的空间。

  第二篇是王阳明的《训蒙教约》。文章中讲,孩子的天性是爱玩,所以你可以让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会礼仪规矩,不要一天到晚让他们背,要从游戏中教导。不然,就会出现“以学校为囹圄,以师长为仇寇”的情况。

  第三篇是龚自珍的《病梅馆记》。这涉及到一个社会审美观念的问题,普遍的社会审美观念认为,自然生长的不美。龚自珍看不下去了,建了一个梅馆,把这些捆得乱七八糟曲里拐弯的梅树买来,放在病梅馆里,把枝桠都舒展了,认为只有自然才是最美的。

“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读经典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记者:有人说传统文化是束缚、礼教,但是柳宗元、龚自珍、王阳明都是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您从他们身上所看到的、所吸收的、所希望今天人们做的,恰恰是一种非常生机勃勃的、自然的文化样态,证明对待传统文化确实要有一个正确的方法,能够看到他的好处和它的价值。

  楼宇烈:既然要努力,就要全社会努力,当然我们的社会公共媒体责任很大。

  记者:我们现在也希望找到一些优秀的、可操作的、对当今社会又有针对性的东西,来发扬光大。

  楼宇烈:比如我刚才提到的《种树郭橐驼传》,其实中学教材里有。但是我们过去就把它当成文学作品来读,可能没有体会到其中的含义。这篇文章不仅对教书的人有用,对当政者也有启发。所以不能只把它当成中国的文学作品来读,而要重在悟其意义。

  记者:白居易“歌诗合为事而作”专门提倡这个,韩愈、柳宗元都是文以载道者。文学的东西容易渗入社会,它能不能载道,是不是有价值的道,那是很重要的。

  楼宇烈:苏轼告诉我们,读任何经典著作,都要“遗文以得义”,下面一句话更精彩,“忘义以了心”,他让你解决问题,得义了你不能了心也没用。“遗文以得义,忘义以了心”,这才是真正的读书。教育不是一天到晚背文字,要能解决实际问题。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19-07-2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