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文教新闻
  

政协提案综述:大力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今后10年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全面谋划和部署,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征程。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期间,教育事业类提案有500件,约占立案总数的8.90%。 

  加大对学前教育的 

  支持和管理力度 

  “入园难”是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委员们建议将学前教育列入义务教育范畴,在财政预算中单独列支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并使在园幼儿人均教育经费逐年增长;加强学前教育学校建设与师资建设,解决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问题;扶持民办幼儿园,鼓励多层次、多形式办园;加强收费管理,规避恶性竞争,确保幼儿教育质量稳步提升;加强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等。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本世纪初,我国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然而,必须看到目前区域间、城乡间、学校间不均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对此,委员们通过提案呼吁:“促进各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提案建议,加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引导,重点向农村学校、城区薄弱学校倾斜,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投入的力度,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提升义务教育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特别要注重加大农村、西部地区教师的培训、交流力度,继续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师补充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努力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发挥公办教育资源作用的同时,制定和落实针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与奖励措施。

  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发展 

  如何改进和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此次大会,有85件提案就此提出对策。 

  委员们建议创新民办高校管理机制,促进我国高等教育资源配置与结构优化;推进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协调改革;加快高校教学评估工作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改革研究生培养体制;增加对西部和少数民族地区招收定向本科生、研究生的计划指标和经费支持;指导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合理定位,以应用型、专业技术型人才为办学目标,以发展本科和高职教育为主导,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二五”规划将转型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由此将进一步加大对高素质技工的需求。委员们认为,今后几年技能型产业工人供需矛盾还将更加突出。 

  为此,提案建议健全多渠道投入机制,兴办职业教育机构,动员社会力量办学,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教育资源促进职业教育发展;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通过立法等机制将职教融入终身教育体系,以满足人们不断开发自身潜力的需要;确立职业资格与普教文凭等值的制度,统筹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人民政协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1-04-19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