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阶段是形成自信的重要时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3岁之前,孩子接受最多的教育就是父母的教育,所以家庭是培养幼儿自信心的重要阵地。
大羊是个出生时就特别胆小的孩子。蔬菜下锅的滋滋声,会让她大哭;打着旋飘落的树叶,也会让她紧张地拽住家人的手;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更是和很多目标要求无法吻合。既是幼教工作者,也是家长的我始终坚信孩子的成长有快有慢,包括自信心的树立。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一举一动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育。一个具有乐观心态的孩子,一定也是自信的。生活中,家长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不抱怨,遇到困难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为孩子树立自信的榜样。父母还要积极地表达对孩子“爱”的情感,让孩子不仅能够感受到,而且让他们能够感觉自己在家庭中的“分量”。一个觉得自己在家庭中有“分量”的孩子,是不会自卑的。自卑的孩子普遍认为自己不受重视,父母不爱自己。所以幼儿园里大羊的任何演出、比赛,我和爱人都会一起参加。幼儿家长征文,我也会积极参与。大羊明显感觉到我们对她的关注,她经常会说:“爸爸妈妈,我真的很爱你们。”大羊的情感表达,也会得到我们的热情回应,告诉她“我们也很爱很爱她”,从大羊的眼神和笑容中,能够感觉大羊“自信”的种子,已经在心里播下。
要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注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大羊每次提出要求的时候,我都会认真对待,鼓励她讲出理由。合理的,坚决予以支持;不合理的,会耐心地讲明道理予以拒绝。遇到孩子自己的事情,会征求她的意见。譬如买衣服,允许大羊挑选自己喜欢的颜色、款式,并对她的最后选择给予鼓励。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家长一定要及时出现,告诉他父母会和他一起解决问题。并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遇到困难很正常,大家可以一起想办法解决。
家长还要经常与教师保持联系,多方交流。要及时了解孩子在园情况,同时将孩子在家的表现反馈给教师,家园合作,是增强孩子自信心的有效途径。经常有一些孩子,在家活泼,在幼儿园却表现得胆怯,所以教师不容易发现这些孩子的优点。作为家长,可以经常和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这样才能让孩子获得有针对性的帮助。请教师在全班孩子面前及时表扬孩子的点滴进步,增强其自信心;对孩子的不足,请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因材施教。刚开始我跟老师说大羊优点的时候,老师反馈说没有发现。但老师了解后,留心观察大羊的表现,渐渐发现了大羊很多优点,有的优点甚至在家里也没有表现出来。经常和老师交流,使大羊获得了老师的关注以及真挚的表扬。现在的大羊,已经可以站在台前,主动为小朋友们讲故事了。
对幼儿来说,树立良好的自信心,不仅是激发潜能的重要前提,更是建立完美人格的基础。家长应该施爱有道,引导有方,以“静待花开”的心态,慢慢等待孩子自信心的生根发芽。(高健 作者单位: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局学前教育指导中心)
幼儿期是一个人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可塑性最大的时期。在教育实践中,我发现许多幼儿常常会产生自我否定的倾向,表现为缺乏自尊、自信,对许多事无热情,行动消极、被动、退缩,不敢当众发言,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一些家长也反映自己的孩子常把“我不会”、“我不行”挂在嘴边。
自尊感是幼儿自我意识中最具有积极意义的情感,是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自尊得到满足,将使幼儿感到自信,产生积极的自我肯定。
多鼓励幼儿,用爱滋润孩子的心灵
没有爱,就没有正确的教育。只有爱孩子,才能理解、体谅他们,把他们的欢乐与苦恼装在心中;只有爱孩子,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爱能使幼儿获得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能促使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那些“病苗”,教师更应倾注全部的爱,用自己的心去温暖他们的心。
幼儿对成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往往以成人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的依据。美国精神病学者沙利文认为,一个人在他的生活中,会由于某个重要人物不经意的、不恰当的评价而丧失自尊和自信。对幼儿来说,父母、教师就是重要人物,如果成人经常随意地指责他们,幼儿会感到自己很笨、很不好,这种消极的自我体验几经反复就会固定下来,从而破坏幼儿的自信心,使他形成自卑心理。而经常得到成人肯定、鼓励的幼儿则能产生自信心。因此,成人应该注意自己对幼儿的评价和态度,在活动中多肯定和鼓励幼儿,不要随意批评幼儿,切忌使用消极结论性语言评价幼儿,更不能一味地斥责幼儿。
了解孩子的个性心理特点
一个班级的孩子由于知识、兴趣、爱好、能力等方面的不同,呈现出各自独特的个性心理特点,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完全特殊的个体。成人应在了解每一个幼儿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对于自尊心很强或容易产生抵触情绪的幼儿,如果教师公开指出他的缺点,会伤害他的自尊心,虽然老师的本意是帮助他认识自己的错误,但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因为这样的孩子感情比较脆弱,缺乏承受公开批评的能力,所以批评时要非常慎重,要特别注意批评的方式、时间、地点及幼儿的可接受性,要使他感受到老师是在帮助他。有的孩子有强烈的自卑感,缺乏自信,做事之前总是先想到困难,处处畏缩。对这样的孩子要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方法,平时有意交给他一些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在活动过程中,帮助他克服畏难情绪,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逐步树立起自信心。
丰富幼儿知识,培养能力,增强自信
能力强的幼儿往往比较自信,在教师和伙伴面前敢说敢做,不怕困难。相比之下,能力差的幼儿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应该与培养幼儿的多种能力结合起来,使幼儿的自信心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教师要在活动中运用各种形式丰富幼儿的知识,引导幼儿学常识、学语言,引导幼儿动手动脑,手、眼、脑、口协调并用,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学中玩、玩中学,在丰富幼儿知识的过程中有序列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记忆力、注意力、想像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除培养以上能力外,还应重视培养幼儿的交往合作能力。教师应该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同伴交往中,并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让每个幼儿都被同伴和团体接纳。这一点对于培养幼儿的自信、自尊非常重要。幼儿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若是获得愉快、积极的体验,就会产生自信,从而更加主动地与他人交往。积极愉快的交往经验可以提高自信,自信心的增强也会引发更强的交往主动性。反之,若得到消极反馈,孩子往往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进而妨碍他们主动与他人交往。人际交往是双方的互动过程,语言在交往中起很大作用。因此教给幼儿用语言交往是很重要的。此外,还应让孩子学会乐于助人,友善待人,互相谦让,照顾他人的利益和需要,用自己的能力吸引同伴的注意,达到交往的目的。
通过解难练习,锻炼幼儿自信心
每个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将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能否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困难是幼儿是否具有自信心的标志。经常为幼儿提出一些有难度的课题,使他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进行思考和操作。只有敢于克服困难,才能使自信心的树立有了较为切实的基础。
在活动中,向幼儿提出问题时适当地增加难度,让幼儿通过思考、商量、努力获得成功。同时,让幼儿建立起这样的信念:只要不懈地努力,总会获得成功的。(郭亚琴 作者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七幼儿园)
让含羞草绽放自己
刚接手中班时,转来了一位叫子成的小男孩,个子不高,大大的眼睛,羞涩地躲在爸爸身后。在和家长的交流中得知,由于父母都在工厂上班,没时间照顾孩子,子成一直是由乡下的爷爷照看,没上过幼儿园。爸爸走后,我给子成安排好座位,他静静地坐着,不哭也不闹。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让我始料未及。
他是一株含羞草
午餐时间到了,小朋友都到小桌旁进餐,但子成还在原来的地方坐着不动。我过去拉起他的小手,帮他把小椅子搬到餐桌旁,他却怎么也不肯坐下来,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我蹲下来,摸摸他的头,关切地问:“怎么啦,子成?”他低着头说:“我不想在这儿吃。”我笑着问:“那你喜欢在哪儿吃?”他伸手指指窗台。“好吧!”我把饭菜端过去,子成在窗台上大口吃起来。我猜想,孩子可能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太适应,等过几天就好了。
然而事情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简单。两天过去了,子成还是拒绝到餐桌旁进餐。而且集体活动时他从不举手回答问题,我有意提问他,他站起来哼哼唧唧,声音小得像蚊子,其他小朋友都笑他,他脸更红了,好像说话气也不够喘的。做蒙氏操作材料时,我看他早就做完了,但一直不敢过来,直到我叫他,才扭扭捏捏、不紧不慢地蹭过来。是什么原因使他这么不自信呢?我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和家长做了深入交流,子成爸爸惊奇地说:“他在家里说话声音大着呢,爷爷一直夸孙子乖,在老家也没几个小伙伴,他在炕上自己玩,一坐就是半天,从来不闹,也不耽误爷爷干活。”
我的心刺痛了,原来症结在这里,正是因为孩子的乖,才让大人忽略了他。长期缺少小伙伴一起玩,他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现在忽然和这么多孩子在一起生活,他感到陌生、不适应,没法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从而使他不自信。怎样能让他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快乐、自信起来呢?
一个好友,让他融入集体
让子成融入集体的第一步,是给他找一个好朋友。因为孩子的心都是相通的,很容易就能玩到一起。我在班级物色了一个合适的人选——佳明。佳明开朗、活泼,大家都喜欢他,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喜欢帮助人。我把佳明叫来,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照顾好子成,生活活动、游戏活动时都带着他一起进行。佳明爽快地接受了任务,马上就把椅子搬到子成旁边了。接下来几天,不论是洗手、排队、玩游戏,佳明都拉着子成的手,子成开始还不好意思,但很快就接纳了佳明,他们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慢慢地,子成脸上现出了微笑,终于有一天,我发现子成坐在佳明旁边进餐了,这可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一份关爱,让他感受温暖
子成接纳了小朋友,下一步该教师出场了。我用自己的爱无微不至地关怀他。清晨,沐浴着柔和的阳光,子成来园时我总是疼爱地在他充满稚气的小脸上印下甜甜的吻;夕阳西下,我为晚接的子成讲有趣的故事,他总会在沉醉的倾听中会心地微笑,远离等待的焦灼;当他拿起画笔信手涂鸦时,我会由衷地赞赏他,并鼓励他将自己的作品和小伙伴分享;他不小心尿湿了裤子,紧张得无所适从,我会把他带到没人的角落,为他换好干净的衣裤,趴在他耳边说着悄悄话:“老师小时候也尿过裤子。”让他解开心结。他开始敞开心扉接纳、信任老师了,脸上的微笑也越来越多了。
一个平台,让他体验成功
针对子成能吃苦,做事有恒心的优点,我委以“重任”,让他在班上担任“卫生小班长”,检查小朋友椅子是否摆放整齐,帮老师搬桌子、扫地等。子成没有一般独生子女身上的骄气,干活很卖力,每次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也多次得到老师的表扬。每次得到老师发的棒棒点,他的眼睛都亮亮的,小胸脯也挺得直直的,集体活动时也敢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了,看着子成的变化,我喜在心上,决定再“放一把火”,趁热打铁。
幼儿园正好要举行“童话小天使”幼儿故事大赛,我觉得子成条件不错,如果他能大胆地表现自己,肯定能参加园里的比赛。我帮他选好了故事,他很快就能讲下来,只是眼神飘忽不定。我鼓励他,让他相信自己,告诉他应该怎么表现,让他对着镜子练,讲给父母听,讲给小朋友听,子成的故事越讲越熟练,胆子也越来越大了,故事讲得绘声绘色,在园级的比赛中发挥得特别出色。
幼儿时期是自信心开始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面对孩子不自信等一些心理的潜在问题,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就可以解决。作为教师,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善于根据孩子的特点,利用孩子的心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相信,孩子会在我们的循循善诱下每天进步一点点。(刘永红 作者单位: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实小幼儿园)
贝贝为何想放弃游戏
在集体活动时间,老师组织小朋友玩抢椅子的游戏,每次没有抢到椅子的小朋友将被淘汰,与此同时撤掉一把椅子,贝贝一直玩到只剩一把椅子的环节,可以和另外一个小朋友争夺游戏的最终胜利,当把倒数第二张椅子撤走的时候,贝贝突然对老师说:“老师,我不想玩了。”老师说:“没关系的,输了也没有关系,就是游戏而已。”贝贝看了老师一会儿,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开始了游戏,为了可以更快地抢到椅子,在随着音乐转圈的过程中,贝贝的手一直摸着椅子,表情十分紧张,当音乐停止的时候,贝贝和另外一个小朋友同时坐到了椅子上面,最后老师宣布两位小朋友都是冠军,贝贝才如释重负地笑了。
在自由活动时间,我坐在贝贝身旁,跟他聊天。我首先表扬了贝贝的表现,说:“贝贝,你今天抢椅子的时候表现得特别棒,反应很快,动作也很灵活。”我问他:“你前面表现得特别好,为什么到最后能夺得冠军的时候却跟老师说不想玩了呢?”贝贝告诉我:“我觉得我抢不到。”“为什么你觉得你会抢不到?”贝贝对我笑了笑说:“我不知道。”我追问他:“输了会怎么样?”贝贝说:“会被说笨”。
我双手搂着贝贝,对他说:“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要去试着做完,你看,今天你坚持比赛最后得到了冠军,如果你不玩,肯定得不到,只有去做了才有赢的机会,不做肯定没有机会。”我告诉他:“没有人会一直赢,输了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下次做好就行了,贝贝你不笨,你看你今天赢了所有的小朋友,只要努力可以做好的。”我问:“下次做事请还会放弃吗?”贝贝笑着说:“不会了。”说完就跑开了。
贝贝其实是个聪明而且各方面能力不错的小男孩,但是却不自信,害怕输,认为自己不如别人,很多他能够完成的事情也会半途而废。我认为贝贝之所以不太自信可能由于他过度看中别人的评价。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的萌芽、发展期,他们的自我意识往往不完善,再加上意志、思维等发展的局限性,幼儿主要是从外界的反馈中认识自我,而有的孩子由于性格的原因,他们对于家长、老师和同伴的评价过于看重。因为贝贝曾经在一次游戏中输了,有个小朋友说他笨,其他的小朋友也跟着笑他,使他有了阴影,消极自我占了上风,认为自己真的很笨,能力不够,为了保护自己尽量不去挑战一些可能失败的任务。
为了培养贝贝的自信心,我给予了贝贝较多的关注,在活动的时候我会有意识地叫贝贝多回答问题,在活动中对他进行眼神的交流,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在游戏或者活动中表现不太好的时候,不要斥责,而是告诉他哪方面表现得好,哪方面需要努力。比如:“贝贝上一题回答得很好很准确,如果你能一直认真听老师说,不和小朋友说话,就能回答出老师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在等待家长来接他的时候我会花几分钟的时间和贝贝一起聊天,总结他在一天中表现不错的地方,比如:“你今天可以自己拉上拉锁,老师觉得你的小手越来越灵巧了。”
对贝贝的表扬我很少直接说:“你真棒”,而是很具体地告诉他,他做了什么事情,这件事情说明他哪方面很棒,同时也会告诉他在哪方面改进会更好。同时我更不会说:“你很聪明”,这样同一件事情失败时他会认为自己变笨了,不再聪明了,我要让贝贝明白:一件事情成功了,是因为你努力了,而不成功也不是因为笨而永远也做不好了,只是努力的程度还不够。比如贝贝之前玩平衡梯的时候只能在第一个杠上,而很多小朋友可以够到第四个杠,所以贝贝就很少参与这个活动,尤其是旁边有人的时候。每天户外活动的时候我带着贝贝练习5分钟,每次能进步一个杠都会给他鼓励,并在家长接送的时候将贝贝的进步报告给他们,现在贝贝已经可以够到第五杠了。贝贝比以前自信了很多,更加积极与开放,敢于尝试,输了之后甚至自己对自己说:“我努力之后一定能行!”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自信的种子,只有认真地灌溉,才能更加繁盛。(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