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开学,班里多了空课桌?


         开学了,不过,有同学却发现身边的课桌却空了,原本能一起分享秘密的好友没有再出现在班上。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些空位置的主人,有的随父母去别处打工而换了新的学校,有的在家长安排下已经出国读书。

  开学第一周,记者走访开发区小学,发现“空课桌”情况在下沙也不少见。面对同学的离开,班上学生用班会等形式,告别这段友情,期待下次相见。

          父母更换打工城市,子女跟着一起走

        “这学期,又有三名学生转学回老家了。”阳光学校502班班主任王老师做了6年班主任,几乎每学期都会遇到学生转学的情况,这学期也不例外。

         三名转学学生中,门子怡让王老师印象最深刻。“她是三年级时从九堡一所民办学校转过来的,呆了两年又转走了。”王老师无奈地说。

          王老师回忆,门子怡的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中等,她性格内向,和同学交流不多,她也有自己的小圈子,小陶便是这个圈子里她最好的朋友。

         小陶说:“子怡告诉我,她爸爸妈妈打算回安徽老家找一份工作,安定下来,所以,她也要跟着回老家。走之前,子怡特意买了一本通讯录,请班级每位同学写下联系方式。我也写了,我还告诉她,以后一定要保持联系。”

         阳光学校是开发区四所民办小学之一,学校副校长周忠明告诉记者,全校的980多名学生,均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其中,安徽、江西籍的学生较多。

         每到学期结尾或是新学期开学,教学处总要接待一部分前来办理孩子转学手续的家长。“相对而言,我们学校转学的学生还不算很多,比如,这学期总共有二三十人。这些孩子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更换打工城市,他们也不得不跟着走。”周校长说,“每一个转学的孩子,我们都很舍不得,尤其是班主任,毕竟都是自己一手培养的。”

         文博学校是开发区里一所专门服务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的学校,学校隋老师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转学在我们学校很常见,基本上每学期开学都会有100多名学生转学。”

     同学跟着父母出国,大家为她开欢送会

         除了转学,还有学生因为出国,而和班上同学暂时告别。这些学生主要集中在文海实验学校。

         小学部教学处张老师告诉记者,“部分学生的父母是下沙高校教师,高校教师因为工作需要而出国进修的机会很多。进修时,他们会带上孩子去感受国外教育和生活方式。”

        根据张老师提供的休学学生记录,记者发现,近两年,学生出国人数增加,从以往每学期5人以下发展到近20人。这学期,学校有16名学生做了出国休学登记,一到六年级都有。

         这批出国名单中,包括109班的倪灿。同班同学李奕欣告诉记者,他们早在上学期就知道倪灿要休学一阵子,可是一开学看到她的桌子空空的,大家就忍不住会想她。

         李奕欣说:“上学期期末,徐老师告诉我们倪灿要跟着爸爸去美国。我们利用最后一节班队课,给她开了一个小型欢送会,我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件小礼物和一句话送给她。我和黄新语、陈映彤三个人最舍不得她离开了,下课时还抱着她,每个人跟她说了一句话悄悄话。”

         对这些出国的学生,学校会安排他们办理休学手续,并把除英语以外的教材发给学生,让他们在国外通过自学跟上国内的教学进程。等学生回国后,学校根据学生落下的课程情况,与他们的父母协商后,安排他们应该上哪个年级,一般情况下,学生继续回原班级学习。(新闻来源:新华网)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5-03-1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