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刘智昕查出了自己的高考成绩,裸分721。更让刘智昕惊喜的是,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普通班就读的她,获得了北京市理科高考第一名。
刘智昕不是一个不问世事只管学习的孩子,相反她“特别喜欢和同学们打成一片”。高中阶段她担任了三年的班长,同学们笑称她为“村长”。因为政治课上老师用班级来解释一个村落,班长就相当于是村长,这位“萌村长”就这样让大家叫开了。
从高一开始,每天她都会把老师留下的作业发给本班的同学,先是在网上,然后是短信,后来是朋友圈,每一天坚持下来,就是三年,一直到最后。她能记得班上每一个同学的生日,每逢生日来临的时候,为同学写上几句祝福的话。成绩下来后,同学们纷纷向她祝贺。
班主任陈育红老师说,“有这样的班长,班主任省事”。刘智昕喜欢带着大家一起参与集体活动。她参与甚至组织了各种大大小小的集体活动。比如每年一度的歌舞嘉年华,刘智昕连续参加两年。陈老师说,记得有一年的新年贺卡上,刘智昕同学这样写道:在人大附中,学到的不光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成长!
刘智昕乐于分享,无论是学习小组还是其他同学的问题,她都乐意讨论和回答。很多次爸爸到门口来接她,她给爸爸说,您等一会,我在和同学讨论问题。
考前刘智昕很放松。刘智说自己高考前就是遛遛弯,和爷爷奶奶散散步,就连平时喜欢的电视节目,考前那两天也没断。
刘智昕妈妈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规矩意识、诚信意识,但并不强制孩子接受一个特定的目标,比如3岁就开始学习钢琴、舞蹈等,不要求她考级,“培养个兴趣爱好就好。”在学钢琴之初特别枯燥,要求练五遍的曲子,有的孩子也许练两三遍就玩去了,她是必须练到五遍。她的家庭氛围特别和谐,爸爸、妈妈、女儿之间更多是一种朋友的关系,有什么话都可以说出来。她和爷爷奶奶、姥爷姥姥也都有亲密的关系。
她喜欢音乐,每天听听音乐成了生活习惯,她说,“哪一天不听音乐就感觉难受。”她也喜欢散步和慢跑。
主管高三教学的汤步斌老师对记者说,在刘智昕身上,有三个特点:一是跟着老师踏踏实实、认真学习的典范。二是全面发展。三是极具亲和力。这是人大附中第11个状元,这是坚持素质教育的结果。这也是高三老师奋斗的结果,这是一个体现“奉献精神、团队精神、科研意识”的团队。高三年级组长龚月萍老师说,希望大家能爱护人大附中,人大附中用心在做素质教育,而刘智昕也正是素质教育的一个典范,从她的身上,可以看到的是人大附中素质教育的生根发芽,看到许许多多和她一样,享受素质教育的孩子。
刘智昕是个“暖女”,想到她,同学们更多想到“温暖”一词,有了她,就有了温暖的正能量。面对媒体,她始终洋溢着轻松的、快乐的、温暖的笑容。她希望媒体记住人大附中,她感谢老师、朝夕相处的同学,感谢家长,一如既往地理解和支持。她说,高考前还陪伴着她的爷爷奶奶远在山东,接到消息都非常高兴。
人大附中始终不渝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倡素质教育。校长翟小宁说,和成绩相比,我们更关注孩子成长得是否快乐和幸福!为此,学校开了200多门选修课,创造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重视品德的培养。他说,我们希望孩子有高尚的品德,还要有善良的心性,为他人和社会带来美好和幸福。刘智昕同学非常阳光,品性和心态非常好,作为班长,经常组织活动,各方面表现非常优秀,愿她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