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学生托管机构调查(上)
为追求优质教育资源,福建南靖县大批农村孩子到城里上学,住进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校外托管机构——农村娃进城就学为何寄居校外
从早上6点半起床,到下午4点半放学,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实验二小三年级学生陈伟强,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7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是在校外托管机构中度过。自3年前从农村小学进城就学以来,这个8岁的小男孩每天都过着这样的校外寄宿生活。
近几年,随着农村家长对县城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越来越强烈,像陈伟强这样进城就读的农村小学生在逐年增加。在漳州市南靖县城就学的7000多名小学生中,户籍不在县城的约占总数的一半,这些孩子绝大多数都寄托校外。
这些远离了父母关爱、学校监管的小学生,寄托在校外什么样的机构内?他们为什么进城就学却要寄托校外?
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资源,送孩子进城求学
“大批农村家长之所以宁可把孩子寄托在校外也要就读县城小学,主要原因还是城乡教育资源客观存在的差距,逐渐富裕起来的农民更迫切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资源。”南靖县教育局局长张鸿钦说。
距厦门90多公里的南靖,是漳州市下属的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全县总人口34万,88%的人口分布在农村,全县大多数教育资源散布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农村人口出生率自然下降和人口的流动性加速,南靖县与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出现了生源严重萎缩、办学效益偏低等现象,不少村小只有十几个学生。学生人数最少的村小甚至只有6名学生,但为了维持正常运转,学校仍然配备了3名教师。
从2006年起,南靖县将原有的224所小学撤并成123所。此后4年间,南靖县改善10余所农村小学的寄宿条件,为全县农村小学添置床位3000余个,解决了校点撤并后部分路远学生的寄宿问题。
2007年,南靖县对进入县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的学生,全部取消借读费。随着县城小学向全县适龄儿童的全面开放,大批农村学生进城入学,县城学校的生源急剧膨胀。南靖县城的第二实验小学,2007年前只有1100多名学生,基本来源于城区。如今,该校学生人数剧增至2600多人,超过60%的学生来自县城之外的农村。
资源“吃紧”的不只是实验二小。位于县城中心的实验一小,校园面积狭小,学生容量有限。不得已之下,2008年年底,南靖县委、县政府将原属六安小学的校区并入实验一小。今年秋季开学将投入使用的新校区,占地面积是老校区的3倍,每年可多招学生近1500人。
但据记者调查,由于新建的实验一小目前也没有兴建学生宿舍,不少学生校外寄托服务机构正在进行市场的新一轮布点。“9月份开学后,新校区内因为没法住宿,需要在校外寄宿的学生肯定很多,所以最近我们在新校区附近抢租了一处比较大的民房,准备9月份搬过去办一家更大的校外寄托服务中心。”专门为实验一小学生提供校外寄托服务的“欢乐学生寄托服务中心”负责人谌女士说。
“现在的南靖县城,由于中学都有食堂和宿舍,所以学生寄托在校外的都集中在小学阶段。”张鸿钦介绍说,目前,全县小学生有2万多人,其中入读县城小学的超过7000人。
“按照以前的教育布局,县城学校主要服务的是城区适龄儿童入学,所以城区现有的3所小学都没有兴建宿舍、食堂等设施。部分农村家长把孩子寄托在县城里的亲朋好友家。同时,一些村民、老师、社会机构自发创办了一批专门接收农村进城入学孩子的校外托管中心。”南靖县教育局纪工委书记黄炎坤说。
学生校外托管机构安全状况堪忧
在南靖县城,究竟有多少小学生寄托在校外机构?在这些机构,孩子们到底过得怎样?
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是一所有2600多名学生的大学校。其中,在校外机构寄托中餐、晚餐的半托生大约有600人,全托生近千人。由于潜在“客户”众多,学校所处的山城镇三卞村村民私宅,因大批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的承租,而成了稀缺资源。与学校一墙之隔的一条不足500米的小巷内,零星分布着“小星星”、“太阳星”、“安达”、“卓越”等数十家大大小小的学生托管机构。
5月17日中午,记者跟随一名学生进入其中一家没有任何名称的托管机构。这家暗藏在一栋老旧民宅内的托管机构共有4层楼,每层建筑面积不足30平方米,其中一楼的两间毛坯房是日托学生的就餐及自习教室,教室内密密麻麻摆放着30多套课桌椅;二至四楼都分别被隔成两个面积各有10余平方米的小单间,每个单间内并排着5张双层铁架床。每天的课余时间,10名6至11岁的小学生就会在这间人均大约只有1平方米的“斗室”内度过。
走遍这家机构的所有房间,记者不仅没有发现灭火器、消防栓等任何类型的消防器材,而且这栋专门用于学生托管的4层建筑,只有一个宽度不足0.5米、勉强够一人通过的陡峭楼梯,供孩子们上下楼。在一间面积约10平方米、临时搭建的厨房内,一位六七十岁的老奶奶正在清洗孩子们午餐用过的餐具,用水泥板垒起的一块长条形灶台上,不时能看到苍蝇飞舞。
虽然食宿条件简陋,但据一名被孩子们称呼为“肖老师”的工作人员介绍,与该机构一墙之隔的南靖县第二实验小学,目前有70多名孩子托管在这里。
据记者调查,在人口只有约4万人的南靖县城,像这样散落在3所小学周边的校外托管机构,条件参差不齐,数量多达上百家。在每家机构托管的孩子多的达七八十人,少则六七人。
仅凭教育部门一家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据了解,目前,在南靖县城的100多家学生托管机构中,没有一家在工商部门注册。如果按现行的工商、消防等部门的管理规定,这些学生托管机构都是不合格的“黑户”。
“我们做父母的,现在也很为难:一方面学校没有食堂和宿舍,孩子们要在城里上学就只能寄托在校外,而住在校外,一个孩子一个月不仅要多花好几百元寄托费,而且我们还成天害怕孩子出现安全事故;另一方面我们接受的教育都很少,根本没办法辅导孩子的学习,只有硬着头皮把孩子送进托管机构。”“小星星”学生辅导寄托部工作人员冯女士说,为了照顾好正在上小学的一双儿女,她只好丢下农活,应聘到了这家寄托机构工作。现在,仅两个孩子的托管费一项,冯女士家每年大约要开支1万多元,这相当于整个家庭收入的一半。
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些托管机构目前都游离于社会管理之外的“灰色地带”,基本上是依靠行业自律,其收费标准一般都是由托管机构自行定价或行业性的跟风式定价。在南靖县,目前寄托学生分为半托和全托两类,其中半托生每人每月450元,全托生每月650元。
“全县100多家校外托管机构,现在没有一家在工商局注册。农村学生进城入学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趋势,但像学生寄托校外等发展中出现的这些新问题,仅凭我们教育部门一家,根本就无法解决。”南靖县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说,“我们现在每天都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成天担心孩子的安全。一旦出事,究竟该谁负责?”(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