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不上进”,违背了父母的期望,让他们很焦虑:为什么从小听话的孩子,长大后逐渐当家长的话是耳边风?
类似的话题已是亲子关系中的常见问题。广州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冯清梅以一位初二男生的个案作分析,提出一种新的育儿观念供家长参考:成功的教育就是让鹌鹑过鹌鹑的人生,让鹰有鹰的翱翔,“坚持做一只勇敢的鹌鹑,就是鹌鹑中的雄鹰。”
案例
懂事孩子180度转变
不上学不回家很叛逆
广州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的咨询室,一家三口如约而至。“我的心好痛,我没办法接受!”妈妈一进门刚坐下就开始倾诉,“我孩子现在初二,这学期不上学,天天跟外面的孩子玩,也不回家,他之前超乖、超懂事,这个180度的转变,我没法接受。”
小然, 广州某中学初二男生,家里有一个1岁的妹妹。妈妈是全职主妇,爸爸做生意,经济条件比较好。夫妻都是初中文化水平,很关注孩子的教育,从小严格管教。小然在小学阶段非常听话,学习成绩优秀,还在学校数学竞赛中获得年级第二名的好成绩。但自从上了中学,就开始叛逆、不听话。
妈妈说,叫他要做功课、不要看电视了,他不听。关了电视,他就摔遥控器。叫他睡觉,不要玩手机,他就锁房间门。没收他的手机,他就不肯去上学。把他锁家里,他就偷跑出去,几天都不回家。妈妈要求他晚上跟朋友上街,必须9时回家,假期去学一两项课外的运动爱好,抽点时间享受一下家庭日,“但他听不进去,对自己完全没要求。”妈妈悲伤地表示:“我真怕他以后的人生过得不怎么样,一想到这个我就特心痛。我总认为孩子不应该走这步,他以前真的是很听话,很懂事的。”
爸爸表示,他平时比较忙,少在家里,以前孩子不听话,就打。现在孩子大了,不好再打了。他也尝试过跟孩子好好谈话,但有时晚上回来母子俩都睡了。即使没睡,小然跟爸爸也是话不投机。他也试过上微信跟儿子聊天,有时反被儿子嫌弃,“说妨碍他回复朋友信息”。有时候找到时间,总是聊着聊着就吵起来。小然总说:“你说的我都知道”,然后一家人就没法继续讨论下去。
倾诉
他们只要求我听话
从来没我说话的份
心理咨询师冯老师注意到,当时在咨询室里,妈妈爸爸连番地说,小然一声不吭。“其实不要说小然,就是咨询师也插不上话。”她表示,妈妈一直在自顾自地说,甚至没留意咨询师想要插话。于是,冯老师单独留下了小然,在和小然的对话中,了解到事情的另一面。
“小然是个很聪明、很有想法的孩子,甚至超越了初二学生的年龄水平。他知道爸妈对自己的要求和期待,他知道自己的个性,也不担心自己的将来。他有自己的规划。”冯老师说。
小然说:“从小到大,就只有我妈说的份,没有我说的份。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现在说有事会和我好好商量,其实最终还是要我听他们的。我说什么都没有用,他们一直没变。其实他们说的,我都知道,不外乎就是要我好好学习,考个好成绩。说到底就是要我听话。其实有时候我也想和爸妈聊,可他们根本不了解我的想法,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心理问题。”
分析:鹌鹑还是鹰,并非家长能决定
不要试图改变孩子的基因和性格,如果他的基因是鹌鹑,那么,能够坚持做一只勇敢的鹌鹑,就是鹌鹑中的雄鹰。如果非要强制“手术”,让鹌鹑变成鹰,那么,或许他将成为雄鹰中最“熊”的那一个。
冯老师介绍,像这类父母替孩子规划人生道路,但孩子却不领情,不按父母设置走,而导致父母担忧孩子未来发展的个案,是亲子关系中经常可见的问题。
著名心理咨询专家郭弘星认为,现代不少家长喜欢孩子听话,坐卧行走都要听话。专家不留情面地认为:“听话其实是一种把孩子当狗养的教养方式。”
冯老师解释说,小学阶段,父母大多能让孩子听话。但到了十三四岁,孩子正值青春期,开始迈向成熟。他们在这阶段开始探索想要独立,也会开始探索建立家庭外的社会关系,例如朋友关系,孩子会注重自己在同伴群体的位置,这些都是正常的。
“作为父母,需要清楚知道孩子是在成长。”冯老师表示,成长的不同阶段,孩子的需求也是不同的。“跟孩子聊天,最好尽量避免一谈话就针对他的问题,一谈话就有矛盾的话很容易让孩子认为和父母是无话可聊。”
“我很能理解小然父母对孩子的各种期望,期望孩子能听话,按父母设定的人生道路走下去。但孩子有自己的人生。”冯老师继续说,正如著名心理咨询专家曲伟杰认为,孩子是鹌鹑还是鹰,是由他的基因决定的。作为家长,成功的教育就是让鹌鹑过鹌鹑的人生,让鹰有鹰的翱翔。
对于孩子的教育,原本也没有什么绝对的成功标准。冯老师说,如果非要给教育一个成功的标准的话,那就是能养活孩子,让孩子保持精神基本正常,身体无残疾,认爸认妈,认老师,认朋友,认社会,能享受到适合他的教育方式,除了学校式的教育外,要有与人交往的能力,并坚持自我成长。(新闻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