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一年级意识”有多重要


    【效果】 “被忽视角落”的学生进步了

  近期学校安排我代了一个月一年级刚入学的拼音课。有一个坐在前面的小学生,比别的同学矮半头,基本上没有掌握所学内容,课堂上基本不说话,应该是一个“被忽视角落”的学生。我每堂课特别关注他,到黑板前演示时,他够不到黑板,我就抱起他。同学们都笑,但他写得很正确,我就让全班为他鼓掌。还有一个小男生,做事特别认真,写拼音很慢、很工整,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特别爱告状。同样,我给了他特别的关注,耐心地等他写完,并表扬他写得很工整。单元考试他们都考了90多分,这是原来的任课老师没有想到的。

  【追问】 学生为何有“我很差”的心理定式

  我是一位教学经历比较特殊的教师,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都教过,且一直当班主任。一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很多学生在升入初中或高中时,除去文化课底子薄弱、成绩不太好外,其他各方面都不错。我常常为他们感到可惜、感到遗憾,可是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和一年级的孩子面对面接触,心与心交流,手携手玩耍,我忽然找到了答案,其实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别是从小学一年级课堂教学开始的。我把这种现象命名为“学习问题生的‘定式差’”。意思是在学生心目中有了“我反正很差”的心理定式,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是一年级入学后的课堂教学。

  【思考】 充分认识一年级的重要性

  一年级是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的开始。如果孩子一开始没有学会声母、韵母的读音和书写,随着时间的延续,没有掌握的知识会越积越多。检查评价时,这些学生少得可怜的分数或者是出错太多,又会受到同学的嘲讽、家长的严厉的批评和老师在课堂上的淡视。这个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失去学习的乐趣,失去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逐渐失去对所有学科的学习力,也就出现了“学习问题生”,也就出现了永远补不过来的“差”。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是非常可怕的,小而言之是误人子弟,大而言之是误民误国。

  【解决】 在课堂上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既然一年级这么重要,小学教师特别是一年级教师应树立“一年级意识”,尽量不让一个孩子掉队。

  “组织教学”贯穿始终。由于学生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我一看到学生注意力分散,就喊“一、二、三”,学生就喊“我坐端”,声音洪亮,学生马上就坐好且安静了。这种方法要不断地用,且不嫌烦。有的课堂乱糟糟,老师在讲台上面声嘶力竭地讲,学生在课桌上说话、做小动作,其效果如何,可想而知。这是无效教学,是无效劳动,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大忌。

  课堂上更多关注“学习问题生”。教师要充分备课,基本达到“背课”的程度,上课时萦绕在脑际的不再是课堂所授知识,而是学生的课堂反应、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眼神、听课状态、思考状态等,尤其要注意“学习问题生”的课堂状态。

  让优秀学生做小老师,教并监督“学习问题生”,使他们得到提升。小学一年级学生很认真、很坦诚、很负责,“童言无忌”,还没有像初、高中生那样的自尊感、自羞心理和“保护别人自尊”的思想。班内有很多已经学得很好的学生,就让他们去教学习速度较慢的学生。这时教师要巡回检查和指导,并关注中等生的学习情况。

  坚决纠正孩子的读音、书写和握笔姿势的错误。看到这些错误时,我慢慢地帮他们彻底纠正过来了,没有半点犹豫。

  用微视频辅助教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把当天学生学的知识做成微视频,发到家长群,让学生和家长一起看,共同学,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长也不会教错了。(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6-09-2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