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园掠影
  

为“屏蔽高考高分考生”叫好


前不久,随着本年度高考成绩公布,在一些省市,个别考生奇怪地发现,自己的成绩被屏蔽了,但随即惊喜地得知,这意味着他们的成绩进入了全省(市)前列。这是当地为了防止对所谓“状元”的过度炒作而采取的新举措。据了解,今年全国已经有多个省市采取了这一做法。

对于屏蔽高考高分考生的做法,有人提出异议,认为治标不治本,可能会适得其反,加剧对高分考生的追捧。

但我以为,这一做法,实际上是教育行政部门向全社会传递出的一个鲜明信号,也是一个对学校、教师乃至家长的重要价值导向。这一做法既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方向与理念,也体现了教育行政部门对不良社会倾向的一种纠偏,对这样的新动向、新做法,应该大声叫好,而不是用消极的态度去指摘。

多年来,每到高考季,都会有一些媒体为博眼球,大肆宣传高考“状元”,其激烈程度不啻于一场新闻大战。这样的做法迎合了一些人的猎奇心理,加剧了对“状元”的炒作,使人们对分数和升学率的关注更加升温,也助长了“应试教育”的功利倾向。

对这样的不良倾向,专家早就提出批评,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的背景下,我们的关注点不能是一两个或少数考生,不能过度渲染和解读他们的“成功”,而忽视了更多的考生,进而制造出只有“状元”或少数高分考生才算是成功,其他更多学生都“沦为”失败者的错误倾向。

为此,各地也早就有过相关规定,不能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学生成绩属于学生的个人隐私,应该予以保密,以此体现出对所有学生的尊重。但从实际情况来说,炒作“状元”的现象仍屡禁不止,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的事仍很常见。

之所以出现这一状况,从根源上来说,可能还是与一些地方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功利化的评价方式有关。君不见,时至今日,在一些地方,只要考出一两个北大清华学生,上至当地政府,下至学校教师,都欢欣鼓舞,与有荣焉,有的上门送喜报,有的骑马游街,大肆宣传,仿佛只有这样才算是教育的成功,完全忽视了当地更多高考学生的感受。

正如有人曾言,我们的教育如果只是培养了少数的成功者,而让大多数学生带着失败者的心态离开学校,那恰恰是学校教育最大的失败。

所以,面对多年来一直高烧不退的“状元”热,屏蔽高考高分考生的做法,可谓是一场及时雨,给这一做法适当地降降温。

批评这一做法的人承认这一做法初衷良好,但他们认为仅仅靠屏蔽高考高分考生的做法,不能完全遏制人们对“状元”的追捧,理由是在被屏蔽分数考生的学校,仍在沾沾自喜地宣扬。

我以为,不能因此就判定屏蔽分数的做法无效。一方面,因为高分考生的成绩集体被屏蔽,必然因为成绩被“模糊”处理使得人们无法分辨具体谁是“状元”,也势必让“状元热”大幅降温;另一方面,对于这样明确的信号导向,基层学校和教师改变以往的惯性思维,深入领会新举措的意旨还需要一段时间,观念的转变也有一个过程,切不可急于求成,对新举措的效果过于悲观。

说到底,屏蔽高考高分考生,真正体现的是教育行政部门主动作为,希望对教育中的不良倾向进行纠偏的担当态度。这样的态度应该给予肯定,任何问题的解决也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能因为问题没有彻底得到解决就否定这样的努力。毕竟,愿意作为、敢于作为总比不作为要好得多。

因此,虽然这一做法也多少有些被逼无奈的味道,从目前的效果来看,在大多数省市,人们还在盲目地追逐“状元”,但不能不说,屏蔽高考高分考生,是一个好的开始,带了一个好头,值得更多地方效仿,也期待有更多更有效的遏制“应试教育”不良倾向的新举措出现,引导政府、学校以及民众等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关注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育发展创造更加优良的外部环境。(新闻来源:中国教师报)

发布者: 陶桃  发布日期: 2017-07-13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