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着沉重的拉杆箱去上学,每天作业做到深更半夜,双休日还要去上各种培训班,睡眠严重不足……这是当前许多孩子的生活现状。市教委昨天透露,将要求全市各中小学提高课堂效率,给学生留激发学习兴趣的“可爱作业”,减少不必要的书写时间,从学校抓起为学生减负。
前不久,市教委针对16区县的中小学进行减负调研,结果发现: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学生和家长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学生做家庭作业时间过长、每周参加校外培训班过多等方面。此外,一些学校打着“家校合作”的名义布置网络作业,让家长给孩子下载;还有的老师不检查学生作业,而是检查家长是否检查了孩子的作业,无形中也增加了家长的负担。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介绍,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因素有很多,既有教材编写不够科学、课程门类过多过泛、教师专业能力不足等教育实施层面的原因,也有学生考试评价、教师和学校绩效考核等教育制度层面的原因,还有家长博弈、媒体炒作、社会舆论偏差、优质资源稀缺等社会层面的因素。“这次,我们主要从自身寻找解决办法。”
此前按照市教委部署,部分中小学已开始尝试减少或取消布置家庭作业,改革评价方式,科学减负。本学期,北京市育英学校全校都取消了家庭作业,鼓励学生参加课外阅读和实践活动。海淀区红英小学严禁教师布置机械重复的无效作业和惩罚性作业,鼓励教师增加实践性和个性化作业,并把每周二定为无作业日。平谷区金海湖二小规定,除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外,其他学科一律不准留书面作业。北京市171中学提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五科中考科目每日课外作业不得超过30分钟,非中考科目不得留家庭作业。
在减少作业时间的基础上,人大附小等学校开展了“让作业可爱起来”研究。教师以“自助餐”方式,将作业分成A、B、C不同层次,既满足基础又注重提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做作业。北京二中则要求教师提高课堂效率,每节课只讲25分钟新课,剩下的15分钟留给学生,用于思考、消化和答疑。
此外,部分中小学还取消了家长和学生反感的各种教辅练习册。清华附小自制了《乐学手册》,把原来的预习本、积累本、练习册等多册变一册,减少作业数量。北京小学一年拿出近10万元印制学本,免费提供给学生使用,学生不再盲目购买作业练习册,家长也不用排队购买教辅材料。
市教委昨天专门召开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工作经验交流会。目前,市教委已将部分小学和初中减负的好做法汇集成册,包括人大附小等学校开展的“让作业可爱起来”等经验将向各区县推广。今后,教育督导部门将随时监测学生作业量,“如发现问题,我们会开出有效的‘减负处方’,指导学校改进。”
典型个案
赵登禹学校:
提前放学 学生不打盹
本学期,北京市赵登禹学校推出减负新举措:午休增加半小时,放学提前50分钟,把午休还给学生,把个性辅导还给老师。
以往,赵登禹学校中午12时下课,13时上课,16时45分放学。这种时间安排存在很多弊病:学生中午休息时间少,下午第一节课犯困打盹,学习效率不高;班主任没时间找学生谈话,任课教师更没时间辅导学生。加上晚放学,老师和学生整天处在一种疲劳战之中,不仅提高不了效率,反而增加了身心负担。
调整时间后,下午课从13时30分上起,15时55分放学。教师们发现:学生课余时间充足了,可以到操场活动活动;任课教师办公室的学生多了,部分学生被安排进行单独辅导;班主任找问题学生谈话的机会多了,班级更加稳定。
红英小学:
周二无作业 家长学生叫好
海淀区红英小学有个令其他学校小学生羡慕的规定:每周二不留作业。
无作业日定在每周二。这一天,是学校兴趣小组活动的时间。全体学生参加40个社团活动,培养兴趣特长,丰富业余生活。当天,各学科都不留书面作业,给予学生学习缓冲的时间,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班主任作为班级作业管理责任人,负责本班各学科作业的协调、监控,年级组长负责定期了解本年级各班的学生作业情况。
一个学期以来,学校一直严格执行周二无作业日制度,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和好评。
记者手记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不是一个新话题。由于牵扯学校、社会和家庭等多方因素,减负成了“想做好”,又“难做好”。
现在,教育部门率先自查,提出解决办法,应该是个好兆头。但是,仅凭一方之力就能实现减负吗?恐怕没那么容易。作业少了、学校放学时间提前了,家长或许会给孩子再多报一个课外班,可怜的孩子们才逃出无边“题海”,保不齐又被逼着去攀登奥数的“刀山”……
从长远来看,学校、社会和家庭必须通力合作,才能将减负的口号落到实处,也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新闻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