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0日,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宝山区农民工子女教育调研小组对山海小学进行了调研。调研工作包括,对校长和学校教师进行访谈以及向学生家长发放调查问卷。
山海小学是宝山区一所民办纯民工子女小学。2009年秋,根据市、区政府有关要求,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镇政府划拨专项资金,对其范围内的四所简易小学进行转制,筹建成立了宝山区民办山海小学。现在校生1110人左右,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政府在校舍建设、领导安排、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面,逐步向公办学校一样规范有序,为此,学校提出“一年保稳定、三年打基础、五年求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

山海小学概貌
民办山海小学成立后得到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在宝山区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短短三年,学校就走上了正规发展的轨道,提前完成“一年保稳定,三年打基础”的预期目标。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外生活,学校积极开展美术、音乐、诗歌朗诵等多种多样的比赛活动,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由于都是外地生源,学生的流动性比较大;家长的文化素质总体上较低,又整天奔波于生计,不能及时正确地引导孩子、教育孩子,在家校合作上存在较大问题。因此,学校管理层和教师都表示,以后在学校教学与管理以及家校合作等方面还需再接再厉,从而让孩子接受优质高效的义务教育,成为有理想、有素质、有品位的新上海人。

山海小学访谈
在学校校长和老师的积极配合下,本次调研顺利进行。宝山区农民工子女教育调研小组还将对宝山区其他学校进行调研活动,请继续关注后续报道。(上海师范大学陶行知研究中心 刘琼 王少丽 供稿供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