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日广东省政协分组讨论中,省政协委员、广州大学教授杨木壮建议高考将375分设为“最低录取线”,低于375分不录取。他说,低分考生不适合读书,不是说素质低,而是更适合干其他工作。网友对此赞弹不一。
建议设“最低录取线”
据杨木壮解释,为高考设“最低录取线”基于几个方面考虑。第一,他认为分数低的学生不适合读书,当然不是说素质低,而是他可能更适合干其他工作,如技工。第二,低分考生往往只能上质量不怎么高收费却高的学校,给家庭造成太大负担。第三,低分考生大学毕业后,往往没有技能,难以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最后,很多这种情况的学生容易“眼高手低”,从农村跑到城市,不利于社会稳定。
“分数太低只是说明读书不行”
“我附议一下。”同组的委员林伦伦说,现在很多农村孩子到广州来“混”一两年就不肯再回去。如果他在当地读职业教育大专、中专,在县和镇上工作,期望就不会那么高。同组的另一位委员林海龙则表示反对。他说,教育没有门槛,谁都可以接受教育,让他接受教育好过在外面没事做。“就算学习不好的学生不读大学,他也要就业。”
大家更关心的是,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高考设最低录取线会不会不公平?对此,杨木壮表示,分数太低只是说明读书不行,低分考生还可以去做其他工作,到合适的岗位去。杨木壮举例说:“现在很多体力劳动的岗位还处于‘用工荒’的状态。”
网友热议
赞高等教育本该属于精英教育
@Missjollylee: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天生就不适合在学校里学习,但并不代表不在学校就不能学习。因材施教是对的。
@欧智荣:绝对同意。只要做到公平,高等教育就应该属于精英教育。
@孤独的狼rebel:有道理,与其弄一些所谓的三本学校,大肆扩招,而且往往这类学校都是以敛财为目的,学生也学不到真正的东西,毕业了还是一个问题,真不如去学一门技术,靠技术吃饭,不辛苦不会有回报的!
@殇破风:“学而优则仕”的观念如今依旧存在。设个高点的录取线或许还能迫使那些落榜的家庭重新思考孩子的人生道路,而不是盲从。
弹受教育权不能限制只能引导
@S usie_淑莹徐徐徐:你们都不懂高中生的感受,早出晚归为了什么?不能因为低分就放弃!那些普遍低分的不就没得救了?你们都不懂厚出薄收的道理。
@雷思雷语:那我难道不可以选大专院校的中文系或者历史系么?说不定以后就是莫言或者历史学家了。
@小天天:接受教育是人的基本权利,无论考分多少,都不应该被剥夺。
@李咸武:平等的受教育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不能限制,只能适当引导。(新闻来源:成都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