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连续三次给国培班的学员讲课,他们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如何摆脱琐碎性事务。他们都说,每天加班加点地辛苦工作,却体会不到价值感和成就感,甚至有校长认为这是导致教师大面积倦怠的罪魁祸首。
教师陷入日常事务和浅层次工作,就难以体会深度工作带来的价值感,专业成长缓慢,也难以激发深层的学习动机和工作热情。正是这种大量低认知、低价值、低挑战性的事务性工作,导致了教师的迷茫、困顿和倦怠,这也是教育最大的“杀手”。
我们倡导教师要深度工作,那么,何谓“深度工作”?深度工作是指教师在一种相对沉静的状态下专注进行教育教学专业活动,实现个人认知的持续进阶,从而不断创造新价值,提升新技能。教师作为知识工作者,最需要深度工作能力。尽管教师入职前系统学习了某个学科的知识,但这只是教师所需知识的冰山一角,大量的深层知识是要在工作情境中不断探索或构建的。教师职业特性要求每个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要持续学习、研究如何学习和不断提升认知能力。就拿教师的日常工作来说,每天不停地备课、讲课、指导学生、判作业、和家长谈话、给学生作评价等,哪一样不得专注再专注呢?造成教师工作浅表化、缺乏成就感的,有客观方面的原因,需要政府和学校通过改善教育环境、提升技术手段、改革考核机制、完善工作流程来消解;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这只能靠教师转变观念、主动修炼来解决。
那么,怎样才能养成深度工作的能力和习惯?我给大家提供五个小建议:一是关注点定位。在常规工作按部就班进行的基础上,每阶段选一个最重要的事情作为“关注点”,每项活动及内容都和关注点相联结。二是设置深度工作单元。为重点关注的主题工作设置一个起点和节点,根据任务大小或问题难易,把单元周期长短设计为周、月、季度、学期等不同节奏。开始练习时周期不宜太长,尽量让深度工作回馈快一点。三是指标引领。给每个阶段专注的事情设计3—5个小指标,以检测自己工作和思考的“深度”,并让自己的成果“可见”。指标设计包括找一个对应“关注点”的理论框架、选择一个好用的工具、改进一两个内容或环节、实现一两个点的改善或突破。这个方法的要义是逐渐做到定量分析,主动掌控,增加稳定性。四是计划到每一分钟。把每天的工作都列出来,然后把“关注点”事项填充到里面,查看每件事、每分钟时间安排与专注主题是否打通,是否为主题探索提供了素材、实验过程或例证。当遇到活动冲突或需要改变计划时,就把这一分钟没完成的工作放在下一分钟去做,慢慢做到计划“精准”。这样做的要义是把计划日程表尽量多地分配给“关注点”,让自己的工作越来越聚焦核心,越来越有深度,效率越来越高。五是组织深度思考。围绕每个深度工作单元的目标及指标,先仔细考查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条件和变量,然后在每个活动及环节中留心对应解决的方法,记录和收集这些有效的小招数,看看能否形成一个闭环模型或逻辑树。这样逐渐建构一个深度思考的框架,再慢慢把这个成果应用到其他更广泛的情境之中。如教师每天备课,要考虑这节课、这个单元、这次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什么最好。每天课堂教学,要思索怎样让学生学会今天设计的知识和技能,这节课的内容与其他知识在纵向和横向上是怎样关联的?学生感到困难或容易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究竟怎么突破重难点?每天指导学生,面对不同学习风格、认知类型、家庭背景的学生,他们的学习动机、学习需求、学习方式有哪些微妙的个性差异?如何给学生提供更适切的帮助?
教师每天做的这些事情,不是简单地动手操作、机械地搬运或直接告知就能做好的,每个教学决策都涉及多个因素和变量,需要多个“环路”及联结,也就是说,教师日常的各项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大脑深入进去才有可能锚到核心。
(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系中关村学院原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