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张圣华|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


中国关于陶行知研究的各类协会好像已有数十家。这似乎证明我们对陶行知有多么尊重和重视——有那么多人都在研究他,陶公地下有知,当有所感动。

不幸的是,据笔者调查,大面积的中小学教师只知陶公其人,不知陶公其说,更别说把陶公的教育思想付诸教育实践,继而有所发展了。一个没有读过陶行知的人,怎么可以在中国做教师呢?

陶公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所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他的理论和实践,应该成为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

但不幸的是,陶行知似乎正在中国人的记忆中远去或走样。他正在被过分的学术化所矫饰,正被圈定在研究所和某些学会的电脑或纸上,为研究者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而服务着;而外面的教育行为正在变本加厉地背叛他。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现在听来,恍若隔世。孩子们进入学校似乎就像进入了舞台,把自己装扮起来,做一个老师喜欢的好孩子。他们表演着,如鹦鹉般说着台词。就是他们的作文,也在矫揉造作地抒发着不知谁心中的感情。真,多么遥远的字眼啊。

陶公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这便是“教学合一”,这些观点似乎也是现在新课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但推行起来非常艰难,为什么?因为教学生学远难于简单地灌输教法,需费大力气学习、思考,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去备课。因为没有固定的模式,所以课堂上什么问题都可能发生:太费劲了。可笑的是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几乎是表演课,不让“差学生”参加,因为他们“不配合”老师的表演。陶公地下有知,当为之泣血。

他极力反对的“杀人的会考”,现在已发展到登峰造极、历史空前、世界第一。过分的考试“把有意义的人生赶跑了”,“把中华民族的前途赶跑了”。“这把会考的大刀是不可糊里糊涂地乱舞了”。但,考试却成了当今学校的主题和灵魂。

陶公高举“教育即生活”的大旗,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是伪教育,脱离实践经验的知识是伪知识。但如今我们的教育教学离生活已越来越远。孩子们一心只读“圣贤书”,哪管世间有五谷,更莫管什么“知行合一”之类的“过时”聒噪。因为一“行动”,恐怕“成绩”就要下来,就要挨众人的批评。

陶公的文章可与白居易的诗相媲美,稍有识字,即可畅读。即使目不识丁,听了也可理解。他难道不会写“高深的”文章吗?他学贯中西,如此为文,就是为了让人读懂,为了贴近教育生活实际,方便指导人去做事。现在有些“专家型”、“研究型”教师,写篇文章满纸的学术术语,满篇的某某主义,真不知比陶公“高深”几何啊。

陶行知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基石,我们而不是像败家子一样把传家宝扔掉。当然也不要虚伪地把陶公当作牌位供起来,而大规模的教育行为却偏偏与陶公无关——这岂不是对陶公的耍笑?

董必武有诗曰:“敬爱陶夫子,当今一圣人。”陶行知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圣人,我们当踏着他为我们修筑的阶梯继续攀登,而不是消闲地站在山下袖手观山,望山而拜。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读陶行知,不去积极实践陶行知,那几乎还没有触及到中国教育的实质,如盲人摸象,又如沙地建楼,岂不误人误国?

其实,我们过于功利地学习陶公的教学法,并不是“善之善者也”。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的“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才是陶公精神的本源,没有这些精神,所有的教学法都是苍白的。

 

作者:张圣华(中国教育报副总编)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陶会”2022-12-08发布

出处:《中国教育报》20040819 第6版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3-02-08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