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图片新闻
  

疫情防控在基层

  2月9日,湖北省委党校振华楼内,一名医务人员与家人通话。这里被征用为新冠肺炎疑似患者集中隔离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嘉兴/摄

  2月8日,武汉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核实社区内“四类人员”的信息和情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月9日,武汉百步亭社区,接到通知的志愿者司机准备开车送轻症患者去方舱医院。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月9日,武汉百步亭社区三居委会内,工作人员分装消毒泡腾片,准备分发给社区居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月9日,武汉百步亭社区街头,一位穿着雨衣防护的居民。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月9日,湖南省资兴市唐洞街道工作人员在资五路值守,他们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天。在“主战场”医院之外,基层社区和乡村成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陈雄鹰/摄

  2月5日,河南省永城市刘河镇,工作人员到村民家中消毒。王勇/摄

  2月5日,河南省永城市刘河镇,医护人员视频指导村民做体温监测。王勇/摄

  2月5日,河南省永城市刘河镇敬老院,工作人员给老人量体温。王勇/摄

  1月31日,湖南省资兴市唐洞街道驻村干部和村干部在各组路口设卡,劝返外来人员。陈雄鹰/摄

  2月5日,河南省永城市刘河镇,劝返点前的两位村民。王勇/摄

  2月5日,湖南省资兴市蓼江镇秧田村,村秘书袁辰岗站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检查点旁。陈雄鹰/摄

  2月5日,湖南省资兴市唐洞街道田心村文家组的入口已封闭,一位老人将垃圾桶拖到远离村口的垃圾箱。陈雄鹰/摄


  2月9日,经历数日阴雨的武汉终于放晴,百步亭社区有居民出门取菜买药,也有人绕着花园慢跑。如果忽略人们脸上的口罩,一切看起来平静得像是日历上任意一个周日。当天,武汉市发起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收尽收的“总攻”,这个容纳了十几万人的社区被要求在当日24时前,对确诊患者、疑似患者、发热患者、亲密接触者“四类人员”采取相应收治、隔离措施。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敌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新型冠状病毒,参与战斗的是每一个呼吸着的人。在“主战场”医院之外,基层社区和乡村成为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参与值守或是居家隔离,每个人都深切体会着这场战役的紧迫性。

  河南乡村在这场防疫战中被赋予了“硬核”的形象:村干部全副武装在村口设立劝返点,大喇叭用河南方言循环播放防疫通知,甚至将豫剧选段改编成防疫“顺口溜”……作为全国人口第一大省,南部和湖北接壤的河南在“硬核”背后,更多的是现实的考虑。

  “我们的工作就是:本村人不出村,外村人不入村。”河南省永城市刘河镇祖楼村党支部书记陈松说。在刘河镇敬老院,一位年近七旬的大爷每天背着药箱给全院消毒,一天3次,每次将近1小时。敬老院院长和管理员每天早晚各一次为老人测体温、登记造册。年轻的刘河镇訾楼村党支部书记王上参与防疫至今,已近一个月未回家,他的孩子才8个月大。

  相隔不远的孙厂村,党支部书记豆玉玲拿着小喇叭挨家挨户宣传,直到嗓子沙哑。她的丈夫孙家顺是孙厂村村医,负责为全村人讲解疫情防控知识、为公共区域消毒。大儿子在某卡点24小时轮值,二儿子在医院发热门诊上班。一家四口都在抗疫一线的岗位上坚守,这个春节对他们来说格外特别。

  在刘河镇郭洼村,村民每天不约而同地来给值守干部送吃的,以表谢意。郭洼村村医李华每天电话回访武汉返乡户和途经湖北的返乡人员。在祖楼村,1月13日从长沙途经武汉返乡的吴霞主动在家隔离14天。“现在14天过去了,俺也不会到处跑,就等着疫情结束的那一天,俺们再收拾行囊出去挣钱。”

  距武汉600多公里的资兴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县级市,人口不到40万。截至2月11日24时,资兴市共有新冠肺炎确诊4例。确诊人数不多,但全市仍以高度戒备来应对:1月25日至30日,对市内所有农贸市场进行休市、消毒,重点针对活禽、肉类等区域;1月29日起,全市禁止外来车辆人员进入,市民从外地归来需测量体温;2月7日起,开始对村子和社区实行封闭式管理。

  去年冬至前后,在未受疫情影响时,资兴市三都镇辰南村还举行了一场热闹的“杀猪饭”宴席,吸引了400余名游客和村民。这本是当地冬至到小年前的习俗,象征着劳动丰收和亲朋情谊。如今,村庄四处静悄悄,没什么人员往来,拜年改在电话和微信上进行。这种反差不仅是在资兴,疫情之下,全国的村庄都保持着克制。

  很多人开玩笑说:在家躺着也能为社会作贡献,这还是第一回。作为防疫体系的“最后一公里”,社区和乡村治理面临的任务细碎、繁杂,需要每个人的耐心和自觉。等到疫情结束时,我们期待,摘下口罩迎接的不仅是新鲜空气,还有在团结抗疫中树立的全民卫生安全意识。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0-02-15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