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产业振兴,有人说是人的振兴。然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乡村人口和人才外流是总体趋势,即使一些村民富裕了,也没有因此而留在乡村,反而有了进城买房的资本、离乡进城的动力。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乡村没有好的教育,村民进城完全是“为了孩子”。
乡村是什么?是以地缘、血缘、业缘等为纽带,由特定的自然、社会和文化空间构成的生产生活共同体和功能有机体。乡村之所以能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繁衍生息,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个结构功能体,教育便是其中的重要一元。在笔者看来,当下的城乡差距主要是城乡之间社会文化结构和功能的差距。乡村的衰败,与其说是乡村人逃走了、乡村“空心化”了,倒不如说是乡村社会文化结构失调了、功能弱化了。乡村的未来在儿童,儿童的未来在教育,如果乡村没有了好教育,那么就等于把乡村“连根拔起”了,“无根的乡村”又何以支撑起乡村振兴的希望?《学记》有云:“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中国社会,无村不教育;富裕家庭,无户不耕读,正所谓“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因此,乡村振兴的根基在教育。那么,乡村教育振兴的希望又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关键点有三。
一是中国式。近代以来,西方文明主导世界,落后者莫不以西方文明为楷模样板。随着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在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广泛引进夷学、西学、新学,我国近代教育制度和教育知识学习开始向西式演进。然而,西式教育并没有振兴乡村教育。西式的教育是做事的教育,中式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恰如钱穆先生所言:“教人作人,亦分内外两面。知识技能在外,心情德性在内。做人条件,内部的心情德性,更重要过外面的知识技能。”中华文明是农耕文明,它培育造就了中华民族勤劳朴实、智慧创造的民族性格,孕育形成了修己安人、内圣外王的人生哲学,是滋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永续发展的文化基因和生命密码。梁漱溟先生在《乡村建设理论》中说:“原来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因此,我们要用中国式教育振兴乡村教育,也就是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再与中国乡村具体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把做人的教育和做事的教育统整起来。
二是乡土性。何谓乡村教育振兴?在一些人眼中,所谓“振兴”在本质上就是“去乡村化”“去乡土化”。实际上,乡村教育振兴的“基因”恰恰在于乡土性。乡土性蕴藏着中国式教育的三个根源。一者,爱家人教育是德性教育的基础。家者乡也,乡既是个体生命起源的地方,也是人类生命演化的起点。爱家人即爱生命之根,是爱生命的德性之源;爱家人是一个人德性的原点,离开了这个原点的情感连接,就会产生假德行和“两面人”。二者,爱乡土教育是爱国教育的基础。爱乡才能报国,情系家国才能胸怀天下。三者,爱自然是开慧教育与启智教育的基础。儿童有亲近自然的天性,自然也是儿童最好的老师与朋友。然而,自工业革命以来,工厂化教育使儿童越来越远离自然,患上了“大自然缺失症”,不再读“大自然”这本伟大的书,只会迷恋“电脑”这一结构化的人造物,自然地,儿童的智慧、想象力与创造力也受到了限制。乡土是印刻在基因里的回望记忆,是检验一个人品德心性与智慧人格的试金石。因此,只有回归乡土性,才能振兴乡村教育。
三是现代化。何谓现代化?这是一个较难回答的问题。在世人眼中,现代化就是摩登化、时髦化。当各种现代化的思潮、制度和器物风起云涌的时候,我们却发现了许多反常的现象:现代人拥有自由学习的时间越多,越不知道如何自由地学习;现代人的学习条件越是优渥,患上心理疾病的人就越多;现代教育体系越是引进新技术,真正的学习过程就越是罕见。具体而言,现代人的学习过程越来越同自然疏离、同社会疏离、同经典疏离,浅表化、碎片化、内卷化现象越来越普遍。乡村是心静之地,没有杂多的诱惑,却有充裕的时间,这正好可用来与自然亲近、与社会亲近、与经典亲近,在同一方水土和一方人的亲近中进行探究式学习、合作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开展天地人和谐、教学做合一、家校社共育的尊亲爱乡敬天的教育,培育富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作者:邬志辉,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教育思想网”2023-02-13发布
出处:《中小学管理》2023年第2期 · 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