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进步的课才是好课!这是第一次登台,希望以后越来越好!”陈安然,这名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入职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不满一学期的高一新教师,日前第一次登上了学校携手复旦大学附属中学、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七宝中学、建平中学、南洋模范中学和延安中学共同举办的“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关键能力”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公共课的讲台,在向记者总结得失后,她如此感触。
当前,高考改革背景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新路径在哪里?党的十九大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如何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的“培养支撑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时代的关键能力”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等相关精神如何贯彻?
上海复兴高级中学基于本校“高结构设计、低结构实施”教学策略的探究,抓住了课堂教学这块试金石。“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不管什么样的教育改革,如果不能落实在教学领域,不能触动课堂教学,不能引起教学模式和过程的变化,都将难有实质性的成效。因此,坚持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聚焦学生关键能力提升,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有效转变,是目前最紧迫的任务。”该校校长陈永平说。
据介绍,这次主题研讨活动落脚点在“转变教师教学方式”,这是因为它既是“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的前提,也是对学校教学理念的呼应,是整个教育界都很关注的“课堂密码”。那么,教师教学方式应完成怎样的转变才会满足当前教育发展的期待呢?
首先,是转变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因为输入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要建立起平等交往的“教学”机制,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实现智慧的撞击,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学习,从而真正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其次,要改变过去先呈现结论、定理、公式、法则等,然后要求学生进行理解、记忆、练习、运用的教学方式。要根据教学内容适当设计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从问题的提出到自主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获取结论的过程,在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掌握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
再其次,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
最后,对于实施新的教学方式的生力军青年教师来讲,在专业成长中并没有捷径可走,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来体验和感悟理论与理念。每一次公开课和汇报课都是重要的实践和体验。课前的精心备课、课中的真实互动、课后的深刻反思,必然会加快他们成长的过程。
“好的课堂、充满生机的课堂,应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这样的课堂能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主动地、富有个性地进行学习。所有的这一切,都源于教师能否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陈永平说。(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