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教苑肖像
  

方道清:茅山深处育青葵

韦岗小学在江苏省镇江市茅山革命老区深处,郁郁葱葱的树木绕着两排简简单单的教学楼,是一所再普通不过的乡村小学。在这里,校长方道清一干就是33年,从青春年少到年逾天命,从满头青丝到鬓染秋霜。但在这里,他见证了一茬茬学生如园中青葵,在阳光雨露中成长,以这里为起点,走向远方。

“我丢不下这些孩子,也丢不下这所学校”

韦岗街道的偏远与艰苦众所周知,然而,这片山、这方土养育了方道清。1987年,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他回来了,当上了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

当时学校仅有17名教师,到1999年前后,随着附近的村民、职工陆续搬往市区,韦岗小学生源下滑严重,几年之内就减少了近两三百人。学生走的走,老师调的调。“当时我也想过,一个人能不能撑下去。但我丢不下这些孩子,也丢不下这所学校,哪怕只剩下一个学生,我也要坚持。”于是,他成了唯一一个留下来的人。

2001年,方道清任韦岗小学校长,此时学校只剩6个班,只有140名学生,几乎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面对办学的巨大压力,方道清带着老师们开始默默地忙碌起来:整修操场、修剪树木、换窗玻璃,挨家挨户地上门招收学生。渐渐地,家长们发现:尽管学校硬件不如市区校好,但老师们努力让校园环境变得越来越整洁;尽管学校师资不如市区优秀,但老师们全心全意服务学生的诚意让人感动。

学校教师少,教学任务重,为减轻他们的压力,方道清主动承担了更多的行政事务;为了让他们安心留在乡村,他更是竭尽全力给他们争取福利:帮助老师们做课题,给他们争取外出学习机会,约请专家到学校开设讲座,指导师生参与各级各类竞赛。功夫不负有心人,陆续地,学校竟然获得了100多个奖项。然而,他将一切荣誉留给别人,自己却甘居人后。自他任校长以来,当地教育局分配的5名年轻教师都选择留了下来。

“都是乡里乡亲的,哪能不尽心呢”

韦岗小学90%的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或留守儿童,家长文化水平普遍偏低,这直接导致了学生文化底子薄弱,学习习惯较差。部分学生连每天的家庭作业都完成不了,作业质量更是得不到保证。

于是,方道清有意识地推迟下班时间,为学困生补习功课,甚至利用双休日义务送教上门。他还主动承担了压力最大的毕业班的教学工作,时间长达20年之久。即便成为校长后,他依然坚持亲自辅导毕业班学生,特别是那些曾令老师头疼不已的孩子。

2018届毕业班学生陈韦涛(化名),在校时数学成绩特别差,写作业经常拖拉到晚上11点。家长没办法辅导,只能求助方道清,他二话没说便答应下来。那段时间,每天放学后,方道清都会辅导陈韦涛写作业,往往到晚上八九点才能回到自己家。有时实在忙不开,回家后也会主动与孩子视频通话答疑解惑。方道清的辛苦没有白费。有一次,陈韦涛的数学考了96分,他激动得拍着桌子跳了起来,兴奋地与办公室里的同事分享这一好消息。有同事劝他不必这样辛苦,他却说:“都是乡里乡亲的,哪能不尽心呢!”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乡村孩子的特殊情况也考验着方道清。有些孩子家没有网络,爷爷奶奶也没有智能手机,他便同班主任、学科教师商量,直接打电话给孩子讲解课本、布置作业,还协调安排学生到有网络的邻居家学习。“我们辛苦一些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确保孩子们能够跟上学习。”方道清说。

“让师生们来到学校像回到家一样亲切”

在韦岗小学教师封德艳看来,校长的眼里满是“事儿”,小到为学生调换高度合适的桌椅,大到跟进学校发展事务,“工作头绪多、事情繁杂,但校长总是亲力亲为、细致入微,这是他的常态”。

上学期有一天,韦岗派出所社区民警曾接到方道清的电话,称学校有两名学生失踪。事发两周前,方道清就发现这两名学生多次逃课,便同班主任一起去学生家里家访。孩子们的父亲在附近的一家公司当司机,母亲外出打工,小孩无人照管。考虑到这一特殊家庭情况,方道清便每天亲自接送姐弟俩上下学。

当天,方道清像往常一样7点50分左右到达学生家里,却得知两人已经出门,然而到了上课时间,教师反馈说姐弟俩仍未到校。报警后,方道清与民警们辗转多地寻找,到了下午4点才把孩子们找到。原来,两个孩子因周末贪玩未做作业,害怕被责备,便躲藏了起来。事后,孩子的父亲进行了深刻的反省:“方校长工作如此繁忙都能这么关心我的孩子,我这个做父亲的又有什么理由推脱呢?”

由于留守儿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居多,方道清倡导“用爱滋润成长”的办学理念,在校全面实施“关爱教育”,通过组织“师生结对关爱行动”,在各班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对家境贫寒、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实施重点帮扶。

“学校虽然规模小,但很温暖、有人情味。”语文教师成晨2017年来到韦岗小学,她说,校长的理解、同事的帮助,让她始终处于温馨的工作气氛中,有了“家一般的感觉”。

而这种感觉也正是方道清所追求的。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师生们来到学校像回到家一样亲切”。

来源:中国教育报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0-05-16     返回
陶行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