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一名男生在网上随意发表女孩醉酒后的言论,引起了新西兰民众对性别认同和性教育的讨论。虽然新西兰学校早已开设性教育课程,但该事件引起了人们对于学生性教育的质疑——教育制度应承担怎样的责任?学校如何教授性别认同以及应该教哪些内容?家长应该做些什么?
自1999年开始,性教育就是新西兰学校健康和体育以及人际关系教育的一部分。新西兰学校课程视性教育为终身过程,认为性教育不仅包括性与生殖等生理知识,还应该包括性别认同、人际关系、友谊、健康和社会等知识。同时,性教育还位于更广泛的关系教育领域,涉及社会和情感学习以及预防欺凌教育,帮助青少年儿童了解自己并以积极和尊重的方式与他人交流,为每个人创造健康安全的身心环境。
新西兰的性教育和体育与健康课程包含身心和谐健康、社会与性、性健康、态度和价值观等概念,从低到高分为八个级别,每个级别都有三个大目标——与性发育相关的知识、情感和技能;人际关系技巧和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并认真思考社会中的性现象。
新西兰的小学一般5岁入学。在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着重学习成长发展、人体、友谊和家庭关系,例如描述成长的变化,识别身体部位和发育需求;讨论家庭关系,了解和尊重不同类型的家庭结构;质疑和讨论性别定式,学习以行动支持他人的幸福和友谊技巧;了解与关系和身份相关的基本人权;学会表达感受以及为建设积极包容的环境做贡献。
在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侧重了解青春期变化和身体成长发育,会涉及与人类生育有关的知识,例如描述社会信息和刻板印象如何影响幸福,肯定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反思友谊,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确定网络和社交媒体环境中的风险和问题。
在小学七至八年级,学生在四至六年级的基础上讨论亲密关系和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并强调尊重和沟通;了解怀孕和儿童出生的过程以及社区的保健资源;分析和评判社交媒体以及大众媒体中的性文化;发展自信,辨识欺凌和歧视事件,讨论后天性别规范。
在初中阶段,学生将学习与异性健康交往和性健康,涵盖管理自己的性健康和保健,以及怀孕、避孕、性传播感染等知识,同时还需了解性别多样性和性别认同,评判有关性行为的文化信息;探索在网络和社交媒体环境中如何获得帮助和支持。
在高中阶段,学生侧重对性别、性和性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进行学术探索。例如探讨人际压力、社会规范、性别认同和与性健康有关的文化问题;讨论健康的两性关系和其中的安全与风险问题;肯定多样性、两性人权和积极的性行为,鼓励寻求支持和医疗保健。
此外,预防性欺凌也是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以上事件引发社会关注之后,新西兰教育部早期教育和学生成就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新西兰意识到学校有帮助儿童和年轻人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培养性别认同能力的特殊责任。性教育是新西兰健康和体育课的强制性部分,学校必须向一至十年级的学生提供。学生应该通过性教育建立性别认同,培养同情心,尊重他人感受。因此性教育的核心是从幼儿阶段开始便教儿童理解他人的感受和信仰。2015年发布的性教育指导坚持将性别认同和性教育放在人际关系教育中。学校性教育还应教学生明确人与人之间的界限。例如,儿童入学时就应该能够辨别正常和非正常触碰以及尊重。此外,性教育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教师在性教育中应得到持续有效的支持,包括专业学习和政府与团体的支持,帮助教师了解最新研究发展和教学资源。
然而,学校进行性别认同和性教育并不能杜绝性欺凌现象的发生,开展性教育需要学校与父母的密切合作。该负责人表示,父母对儿童和年轻人的性教育同样重要,父母也要教育孩子理解尊重他人,应鼓励学校与家长合作审查他们在性教育方面所做的工作并提供指导,同时要求学校至少每两年向当地社区咨询一次开展性教育的意见。(新闻来源:中国教育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