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您的位置:  首页  学术交流

   杨东平:创造力可以培养吗? 23/04/01  
   给青年教师的信 成为终身学习的老师 23/03/10  
   胡卫平:课堂教学应落实科学思维的培养 23/03/10  
   校长的“面相” 23/03/10  
   尹后庆:未来学校变革的背景、逻辑与趋势 23/03/10  
   顾明远:对当前推进智慧教育的几点认识 23/02/17  
   做一名有“故事力”的教师 23/02/08  
   叶澜:教师劳动复杂、崇高、富于“生成性”——如何改变师生的日常存在方式? 23/02/08  
   杨东平:我们今天如何看待职业教育? 23/02/08  
   李政涛:新时代教师应锤炼的六项新基本功 23/02/08  
   好课应具备“四有”和“五品” 23/02/08  
   张圣华|我们是否抛弃了陶行知? 23/02/08  
   蔡可|项目学习:以“做任务”深化教学改革 23/01/10  
   蔡可:项目学习资源研发中的学生立场 23/01/10  
   许林:把假期还给学生 23/01/10  
   冉世波:跟着教材学教学设计| 学科教学   22/12/17  
   谢涛:学生情绪疏导的策略研究 22/12/17  
   杨金勇:推动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转型 22/11/03  
   华东师大杨晓哲:从学习视角融入信息技术 22/11/03  
   乡村教师校本教研的区域指导与反思 22/11/03  
   一位特级教师的总结:解放学生的创造力要做到4个“重构” 22/11/03  
   许林:从手科学的角度看动手能力培养 22/10/26  
   张华:新课标,到底新在哪? 22/10/26  
   蔡可:项目学习应着眼课程体系建设 22/10/26  
   巴战龙:从“校本课程开发”迈向“校本课程教学” 22/09/19  
   李松林:减负提质需要“小学大成”的课堂 22/09/19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十年及未来建议 22/09/19  
   范国睿:教师共同体是真正的“教师之家” 22/09/09  
   蒙曼:我心目中的教育家 22/08/21  
   作业减负提质 学生快乐成长 22/08/08  

陶行知研究中心